在足球比赛中,庆祝进球是一个特殊时刻。因为相较于其他团队运动,这项运动的得分频率低得多,即使身价千万的30岁球星在打入一粒进球后,也可能表现得像个孩子。在复古影像中,我们看到迪斯蒂法诺或贝利高举双臂欢呼,偶尔跳跃,但那时还没有精心设计的庆祝动作。
直到20世纪90年代,舞蹈、排练动作和特殊庆祝才开始流行,成为球员的个人标志。我们决定盘点足球史上哪些进球庆祝最具标志性。这些动作对其他球员的影响也很重要,因为它们往往在网络上疯传,更别忘了这些庆祝诞生的史诗级时刻。
最经典的庆祝包括C罗著名的“SIUUUUUU”、贝贝托与巴西队友的“摇篮舞”、克劳奇的机械舞和克洛泽的空翻。它们已成为足球表演文化和球迷记忆的一部分,因为每个人在自家后院踢球时,都会模仿偶像进球后的动作。许多人甚至对克劳奇或斯图里奇的舞蹈记忆比对他们的进球更深刻。有些人凭借创意庆祝“出圈”,比如每次进球都设计新动作的冰岛球员。
1990年代末,利物浦被称为“辣哥男孩”,前锋罗比·福勒甚至与辣妹组合成员艾玛·邦顿约会。关于他社交生活的传闻满天飞,埃弗顿球迷开始造谣称罗比不仅酗酒,还吸食可卡因。
1999年4月的默西塞德德比中,福勒破门后趴在场地上做出“嗅白线”动作。队友麦克马纳曼试图拉起他,但福勒根本停不下来。赛后,主帅霍利尔被迫为弟子编造离谱借口,称这是喀麦隆习俗,由里戈贝特·宋教给他的。谁信啊?
最终福勒承认,这是对埃弗顿球迷的失败嘲讽,英足总罚款3.2万英镑并禁赛四场。“那时我年轻又愚蠢。我不认为自己准备好应对利物浦带来的关注和名气。当时我不明白,无论愿不愿意,我都是榜样。对足球这一面的理解是随着年龄增长的。”
这位法国人以各种方式成为英格兰的偶像:进球如麻、用功夫飞踢球迷、竖起衣领的独特风格。他对阵桑德兰的进球后,“国王埃里克”上演了标志性的“君临天下”庆祝。动作本身平平无奇,但他的表情诠释了何谓王者气场,难怪他退役后转型演员。
此后许多球员模仿这种“冷静式”庆祝(比如阿森纳的亨利),但坎通纳的瞬间已成永恒。“我从不重复庆祝,因为每个进球都不同。能量不同,一切都不同。吸收全场球迷的能量,这很美妙。”坎通纳回忆道。
这粒进球还有段私人恩怨:桑德兰门将佩雷斯曾在尼姆与坎通纳共事,后者帮助他适应法甲。但英超重逢时,佩雷斯在球员通道拒绝握手:“也许这就是我进球的原因。”
2012年时,人们仍相信巴神能成为与C罗、梅西比肩的巨星。他为阿圭罗送上英超绝杀助攻,被期待成为意大利队欧洲杯核心。
小组赛对爱尔兰破门、对英格兰罚中点球后,他在半决赛对德国梅开二度。第二球爆射入网后,巴神脱衣秀出肌肉:“这种进球无需言语,即兴发挥而已。有人不喜欢?他们只是嫉妒我的身材。”
弟弟透露:“曼城对波尔图赛后,马里奥送我浩克球衣。我们玩FIFA时,我总用浩克的庆祝动作,这启发了他。”《米兰体育报》盛赞:“此刻巴神就是足球之神。”可惜决赛失利冲淡了光芒。几个月前曼城6-1血洗曼联时,他露出“Why always me?”T恤,这句话仿佛成了他职业生涯的注脚。
梅西没有固定庆祝动作:他曾为祖母竖起手指、在2022世界杯用里克尔梅式动作嘲讽范加尔、在美职联模仿超级英雄。但最经典的瞬间属于伯纳乌。
2016/17赛季国家德比第92分钟,梅西绝杀皇马后脱下球衣,向主场球迷展示自己的名字。这粒进球恰是他巴萨生涯第500球,让画面更具传奇性。
墨西哥球员乌戈·桑切斯1980年代就开始用空翻庆祝,但克洛泽让它真正成为经典。“第一次是即兴发挥,后来只在重要或精彩进球时做。”这位世界杯历史最佳射手在四届赛事(2002-2014)中留下空翻身影。
2012年时34岁的他说:“我还能翻,但不想冒险了。”然而2014年对加纳追平罗纳尔多世界杯进球纪录时,36岁的他还是没忍住。不过打破纪录的第16球他未能空翻:“比赛中被踢了腿。”
模仿这个动作需谨慎,2014年印度联赛一名23岁球员因模仿导致脊髓损伤身亡。加霍瓦和奥巴梅扬则成功驾驭过。
后来的球员们发明了各种舞蹈(模仿马塞洛、C罗或罗纳尔迪尼奥的桑巴),但首个全球轰动的庆祝来自1990世界杯。38岁的喀麦隆前锋米拉攻破罗马尼亚后,跑到角旗区跳起胜利之舞。
众人以为这是喀麦隆传统舞蹈马科萨,但米拉声称是自创:“可以叫它‘米拉舞’。”喀麦隆成为首支晋级世界杯八强的非洲球队,米拉成为大陆英雄。四年后42岁的他再次在世界杯攻破俄罗斯球门。
英格兰天才加斯科因在1996欧洲杯对苏格兰的比赛中创造经典。进球后他躺倒在地,队友谢泼德突然出现往他嘴里灌水,雷德克纳普扮牙医检查,被英媒称为“牙医椅”。
背后的故事更精彩:欧洲杯前英格兰在香港与业余队热身仅1-0小胜,但全队心思都在加扎生日派对上。教练让布莱恩·罗布森监督,结果众人在酒吧玩起“牙医游戏”—躺下被灌酒。“那晚九个人被‘治疗’,但只有我被骂,这就是我的名声。”加扎后来笑道。
如今脱衣庆祝会吃黄牌,但2010世界杯决赛绝杀荷兰后,伊涅斯塔展示的T恤值得每一张黄牌:“丹尼·哈尔克永远与我们同在。”他将这件衣服赠予西班牙人博物馆。
2009年8月哈尔克因心脏病去世,好友伊涅斯塔陷入抑郁并接受心理治疗。这粒献给故友的进球助他走出阴霾。
如今球员用庆祝祝福队友生子已不稀奇,但1990年代初这是革命性创意。巴西传奇贝贝托在1994世界杯1/4决赛对荷兰2-0领先后,与罗马里奥、马津霍在场边模仿摇婴儿动作,因为三天前他的儿子马特乌斯(取名自马特乌斯)刚刚出生。如今30岁的小贝贝托司职中场,现效力迪拜纳斯尔队。
任何足球迷都见过C罗进球后冲刺、旋转、怒吼“SIUUUU”的画面,这已成为他的个人品牌。葡萄牙人回忆:“在皇马时,赢球后大家会喊‘Siii’,我也跟着喊。2013/14季前赛对切尔西进球后,这个动作自然出现了。”2014年金球奖典礼上他再次喊出“SIUU”,使其风靡全球。林加德、拉莫斯、迪巴拉等纷纷模仿。
当然,经典庆祝远不止这些。哈兰德的“冥想”、姆巴佩从弟弟游戏动作借鉴的姿势、吉拉迪诺的“小提琴”都令人难忘。庆祝动作如今已成为球员个人品牌的一部分,甚至助力商业合作(如阿迪达斯用贝林厄姆的“Belligol”庆祝制作生日广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