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游戏(AYX)是全球最大的在线综合性娱乐平台[永久网址:363050.com]爱游戏体育在赞助和服务覆盖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同行,每天为您提供近千场精彩体育赛事。 包括爱游戏真人、爱游戏棋牌、爱游戏电竞、爱游戏体育、爱游戏电子、全球各地赛事、动画直播、视频直播等服务。但估计大家不知道在一百多年前,中国足球的水平在亚洲首屈一指,也曾是远东第一强队!
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中国虽然国力衰败,但我们却拥有一位足球神将,他带领国足称霸亚欧两洲横扫世界各国绿茵场令日韩德等强国恐惧。
1976年8月13日,联邦德国《环球足球杂志》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,李惠堂同巴西的贝利、英国的马修斯、西班牙的斯蒂法诺、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“世界五大球王”。
李惠堂是上世纪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,1905年9月18日出生于香港,据统计,他在各项足球比赛中,共射进1860多个球。
1922年,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——南华队,出任主力前锋。他身高1.82米,速度快,动作敏捷,控球技术尤为出色。
自1913年到1934年二战前,远东运动会一共召开了10届,在21年间,除了中国第一届获得亚军,中国队包揽了全部冠军。
说明李惠堂之前中国足球队的水平已经是亚洲无敌的了,而李惠堂的出现是延续并捍卫了中国足球队的荣誉。
虽处于客场,李惠堂在比赛中初露锋芒,频频射门,一记近距离大力射门,对方门将连人带球一起被踢进球门,当场口吐鲜血,中华队最终5比1大胜日本,获得了冠军。
上海的《申报》将日本媒体的号外传回国内,把标题翻为“中国足球铁军,堂堂十年连胜”,大胜日本的喜讯流传甚广,使中国足球队在亚洲体坛内获得“铁军”的称号。
同年8月,李惠堂所属的南华队在澳洲参加巡回赛,澳媒刊出的中国球员都是瘦骨嶙峋的“东亚病夫”形象。
就在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比赛中,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,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,用事实反击,向世界亮出中国人的新形象,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。
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,称李惠堂为球王,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,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。
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——“看戏要看梅兰芳,看球要看李惠堂”。
1925年,李惠堂来到上海,他刚刚抵达上海时,发现当地的球星只顾卖弄技巧,追求个人盘带,有些甚至为了获得观众的叫好,将球踢向半天空,恨不得10分钟都不落下来。盘带过人就能被球迷认可,这种不打配合,没有大局观念的踢法让李惠堂深感足球观念改变的重要。在李惠堂的带领下,上海球队的球风得到了很大改观,使国内球员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。
随后,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,1926年,李惠堂率领乐华足球队,参加当时上海最高规格的史考托杯足球赛,最终以4∶1的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。
1934年,李惠堂代表中国队参加中国的远东运动会,“九一八事变”,之后,东北全境沦入日本人的铁蹄之下,而足球的决赛恰好是在中日之间进行
一开场,日本球员就对李惠堂采取了盯、跟、铲、踢、摔等手段。比赛进行了八十分钟左右,竟以3比3战成平手。
李惠堂在终场结束前,打进关键进球,帮助中国队4:3击败日本队,获得冠军。
李惠堂后来回忆说,这是他足球生涯中最重要的进球。“中华队”4比3赢得了最终胜利,也由此取得了九连胜日本的战绩。
1936年,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的,中国申报了近30个参赛项目,第一次派出14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准备参赛,这也是中国足球第一次进入奥运会。
中国奥运第一人、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和中国奥运之父、民国外交官王正廷为代表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向民国政府申请的22万元专用款项只落实了17万,导致中国奥运代表团迟迟不能启程。
为了能及时参加柏林奥运会,李惠堂领衔球队提前60多天从国内出发,靠沿途的比赛门票收入作为路费和参赛费用。
一路上,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,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,筹得收入20多万元港币。
出发前,他们专门赶编了介绍中国体育的《祖国菁华》册子在途中,他们赠送给各地华侨,进行爱国思想宣传。
可笑的是,国民政府居然派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代表周家琪前来“分红”。尽管许多队员感到非常气愤,但顾及那些因没有旅费仍滞留在上海的运动员,球队最终还是拿出了10多万元港币。
他们一路风尘仆仆赶到柏林,舟车劳顿,再加上此前密集的赛事消耗了过多的体力,许多队员还出现了伤病体力消耗巨大,球队第一场0:2败给英国队,止步于初赛。
而李惠堂在参加柏林奥运会后收到了英国人年薪8000英镑(折合中国银元64000块)的邀请,希望他留在英国踢球,但被李惠堂婉拒。
被柏林奥运会淘汰出局后,中国球队又转战欧洲各国,以再次筹集路费回家,不过这次他们已得到了整个欧洲足坛的尊重。
回国途中,球队先后访问德国、法国、瑞士、奥地利、荷兰及英国,共进行了9场足球赛。在法国比赛时,他们与著名的巴黎红星队2比2战平。
赛后,红星队领队盛邀李惠堂加盟,但后者婉言拒绝说:“我要保持业余球员身份,继续为中国队效力。”
当应邀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格兰比赛时,他们令一向傲慢的英格兰球迷刮目相看。第一场比赛是对英国业余足球冠军队依士林顿,最终双方2比2战平。
1937年,李惠堂率领南华队,征战东南亚。在印尼的一场比赛中,对方一名球员故意犯规,导致李惠堂小腿胫骨骨折。
因为他觉得,如果对方入狱,那他的家人一定会活得非常煎熬,其宽阔胸襟可见一斑。得知消息后,那名外国球员感动万分,手捧鲜花前来负荆请罪。
1941年,香港沦陷,面对日寇和汪精卫政府的威逼利诱,李惠堂全家化妆改扮,冒死逃离香港辗转澳门,回到老家广东五华,组建“五华足球队”进行体育救国。
他响应宋庆龄提出的慰问抗日伤病员的号召,四处举办球队巡回作表演赛和义赛,筹集资金救济战孤、支援难民,并将138场义赛所得全部捐出。
抗战胜利后,晚年的李惠堂长期居住于香港,1966年,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及亚足联副主席,成为首位担任该会副主席之华人。
足球是李惠堂的最爱,但读书才是自己的本职。学生时代的他从未玩物丧志,一直是妥妥的学霸。
他善于总结反思,把自己的实战经验详细记录下来,著有《球圃菜根录》《足球经》《足球规律诠释》《足球登龙术》《我与足球》等,启迪后人。
1979年7月4日,李惠堂病逝,享年74岁。2019年3月10日,球王李惠堂雕像在梅州五华奥体中心落成。
将足球踢到完美,将大义尽到极致。这样的人配得上每一个人的称赞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